1.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2.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规定的是( )。
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收取学杂费
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C.义务教育鼓励教科书循环利用
D.义务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教师培养工作,发展教师教育
3.王某在距离某中学不足百米的某处,开了一家营业性电子游戏厅,允许该校的学生出入,王某的做法( )。
A.合法,王某具有自主经营的权利
B.合法,王某并未强迫学生玩游戏
C.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来成年人坚持( )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教育与惩罚并重
D.开除学籍
5.学校为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活动,应该( )。
A.让司法机关介入学校的教育
B.让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来
C.聘请从事法制教育的老师或教师来学校充当专职或兼职教师
D.让家长更好的完成监护的作用
答案解析
1.D【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故本题选D。
2.C【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故本题选C。
3.D【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故本题选D。
4.A【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故本题选A。
5.C【解析】违法犯罪活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学校要尽最大努力做好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活动的预防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聘请从事法制教育的老师或教师来校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活动。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