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行测考试都会涉及片段阅读题,而这部分题中占比较大的是主旨观点题,其题目特点是题目长、文字多。很多同学做题时会发现,这类题通读一遍可能都用时不少,而有些题甚至反复读也找不准重点。其实,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思路,知道文段主旨的表述特点,这类题做题速度慢的问题是可以改善的。接下来 就具体给大家说一下做主旨观点题时可重点关注哪些。
关注对策句
文段中,如果存在问题或分析问题后,作者直接给了对策,那这基本就是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
常见提示词:应该、需要、亟需……等。
例1
我国社会管理工作范式经历了从社会治安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的转变。粗放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差不多”“马马虎虎”“大概也许可能”等思维方式使社会治理存在着标准化程度低、群众工作不到位、社会事业服务表面化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粗放式、经验化社会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必须加快向精细化社会治理转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一个有力证明。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B.我国社会管理工作范式的发展历程
C.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形成的重要原因
D.精细化社会治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解析】D。文段先介绍我国社会管理工作范式所经历的转变;接着指出粗放式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最后总结说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并给出对策,即“必须”加快向精细化社会治理转型。文段重点是最后给出的对策。
A.强调的是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有问题,但文段重点是要加快向精细化社会治理转型以解决问题,故非文段意在说明内容,排除;
B.强调的是我国社会管理工作范式的发展历程,在第一句有,但与文段强调要加快向精细化社会治理转型不符,排除;
C.强调的是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形成的原因,非文段意在说明内容,排除;
D.项是对策句的同义转述。
故选D。
关注总结句
据语言的表达特点,分析论证之后,会总结最终观点,而这个观点,往往就是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读题时可重点关注。
常见提示词:因此、所以、可以说、这些说明……。
例2
文化行业集密集型的人才、技术、知识与资本于一体,并具有鲜明的跨学科、跨专业、跨时空和跨文化特征,还将在未来的个人行为、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以及全球发展和人类事务中扮演着中心角色。1995 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提出文化是人类生存整体繁荣和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归宿。可以说,文化的跨界特质及其重要性,对文化人才的高质量和规模化提出了根本的要求。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文化是人类繁荣和发展的最终目标
B.文化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C.文化行业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D.文化人才要具备高质量和规模化
【解析】D。文段先说,文化行业具有鲜明的跨界性;接着由 1995 年的联合国“报告”引出文化的重要性;最后由“可以说”得出结论——文化的跨界特质及其重要性,对文化人才的高质量和规模化提出了根本的要求。即文段的落脚点在“文化人才”上。
A.在第二句,强调文化怎样,但文段重点是文化人才要怎样,故非意在说明内容,排除;
B.强调的是文化行业,非文段强调的对文化人才的要求,排除;
C.同B类似,强调的也是文化行业怎样,排除;
D.是文段总结句的同义转述,故当选。
除了上述两点,还可关注:1、假设句:文段通过“如果……”给出假设,就是为了论证观点或表达观点,要关注;2、问句:问句的存在,是为了引出话题或引起读者的注意,故问句引出的内容可重点关注;3、感叹句:感叹的特点是直接表达情感和态度,这类句子自然要重点关注。